主要观点与实验阐释
精英阶层对“美学洁癖”的坚守实质上是维护 “阶层地位”及其边界,而非“超功利”的主观趣味,精英审美为了不被模仿而不断创新与占有稀缺资源。
“中产阶层”审美则倾向温婉地将精英文化大众化或将大众文化精致化。
“大众审美”由于其易得性与盲目性往往流于草率的拼贴式折衷。
“时尚”就是低阶层人群不断追逐与仿效较高阶层审美趣味的动态过程。
乡建不单是“硬件”的专项设计,还包括乡村社会研究与陪伴式协助、资源的转译、创新文化体验与价值认同、乡村社会形态重塑、新业态新技术打造等“软件”的建设。
民宿改造设计采用保护与再生相结合,保留乡土自然的野性。让新空间从旧建筑中生成出来!并且设计了晚上“看星星”卧室。
乡村建设到底是为世代居于斯的村民还是为“到此一游”的旅客?设计师们不自觉地以城市精英主义的视角去俯瞰乡村,以“救赎心态”萌生出新的偏见。甚至只为取悦游客的“匆匆一瞥”,而把乡村建设理解为“穿衣戴帽”工程。这类虚假的主张带有不自知的优越感,导致设计极易以一种傲慢姿态介入乡村。在这种设计伦理缺位的情形下,所传达出的设计策略不可避免带有一种单一观念的烙印:单一旅游开发模式。让乡村甚至村民自身也成为被消费的对象,设计仅为了“表演”乡村生活,而对日渐凋敝的乡村文化、生态、经济等更为紧迫实质的危机却缺乏建设性。
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当代转换”是当下设计师探索的方向。
乡村不是低等级的低密度“城市”!乡村设计是关乎乡村价值再发现与认同的“系统设计”。乡村设计应敬畏地域文化价值、应尊重农民与农业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的乡村正成为法国学者德波曾批评的“都市异化空间布展”的乡村版,没有意识到乡村是与城市等值、互补、共生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体系。
乡村建设的本质难题是未充分认识和发挥乡村的独特价值。在城乡关系的动态演变中,乡村长期被裹挟在城市主义话语体系中,缺乏基于乡村主体性价值的建设系统,难以接地气。
乡村设计应精确表达乡土元素自身的意义与物感。设计师罔顾特定语境,懵懂地对乡土文化符号随意提取、对乡村地域语言不加甄别地断章取义的利用,遮蔽了乡村原本生产生活性景观的丰富精微的内涵,也进一步加剧了乡村中假古董的盛行。
适当为空间“留白”。由于每个人的期待值不一样,具有确定功能的空间很容易过时。空间应该成为开放的“文本”,反对功能的过细划分,鼓励自发的调整,适当为空间“留白”。如矶崎新“未建成”的概念、黑川纪章的“非空间”概念、赫尔佐格“有意未完成”的概念等。
意义价值常常被误当做实用价值。在集体场所里物理、心理概念交织在一起,行为的随机性使不同的人在使用同一场所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
“语义还原”是构成原创空间设计的重要路径之一。重新定义词语的意义和追溯概念的本源成为创新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程序,如果把“座椅”的语义还原为“可坐的器具”,也许能大大拓展设计的视野,摆脱“既有语用”的樊篱和束缚,成就“座椅”新的可能性,建构独特的新“语用”。
商业空间不再仅仅是供给商品,而是制造符号价值。商业空间设计的重心也因此由物质设计转移到符号设计上来。
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式的“商业空间”也是一种自我表达。人对场所的认同,预设了场所的性格。购物也是一种交流活动,商业空间成为一个社会交往空间,可以提供一个舞台来丰富我们的公共生活。因此能够促进交往的空间,最能够吸引消费者。通过互动的交往行为,是人们维持日常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个性健康成长的必要。
空间设计是对不同行为模式的一种鼓励。以空间的多义性来引导使用者,来创造新的空间占有的行为。空间的功能装置,与艺术雕塑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以凸显空间识别与全过程导向,方便与主题文化相关的各种体验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关于非线性设计
非线性空间设计是一种连续流动的、不规则的、随机的、非标准的、柔软的营造。实质上如同“褶皱”概念般是隐喻一种思维方式的拟态,强调它的游牧性和流动性。
不单指曲线不规则的建构体,也可以是直线正交形式,是设计过程中包括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设计。
我们的世界是以一种混沌和有序的深度结合的方式呈现的。因为非线性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混沌理论建构了一种正反的思维方式。非线性系统之所以有自组织性、自协调性、自发性和自相似性,正在于它自身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矛盾性和辩证律。
作为东方智慧规律性的“道”,其根本原则就是“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呈现两种表现形态:一是互相转化。天地万物皆“负阴而抱阳”,由相反相成的对立面(阴阳)构成。二是循环往复。道及其产生的万物的运动最终又都将返本复初,回到原点,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
界定某种行为,并不完全决定于其个体属性,而是这一行为发生的特定“情境”。空间设计可以尝试创造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情境,以非线性思维来制造若干未完成的心理事件,激活人们各自形成自己特有的“格式塔”,意义便在这种非线性的游牧中撕裂、离散、交叉、聚合,从而不断达成“空间再完形”。
空间建构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人们常常把自然中的某些状态作为高雅品位的象征,例如:残缺美、伤痕感等自然形式之间非特定的联系。只有在“途中”的生命张力才是意义所在。尼采认为:“花开半时正艳,景到半路独好”。这种人、物之间的“通感”成为生命痕迹的空间表现。
生命痕迹的表达还体现在人类对动感空间的愉悦,希腊雕塑的伟大之处在于其表现了人类运动的伟大瞬间和凝聚着美妙的情感,追求无限的流动与实体的有限并存。
非线性排斥整体、理智与抽象。而喜混合状态、组合以及装置。德勒兹提出了“块茎”(rhizome)的概念,反对统一,打破二元逻辑,产生出差异与多样性,制造出新的连接。块茎是非层级化系统,是构成多样性的非中心化之路。
无意识的麦比乌斯圈等原始意象,为当代人的异化提供了**的补偿。
人类对于韵律的需求有着生物学上的基础。生命本身,在各个方面都被自然的韵律所左右,其本身的韵律和整个宇宙的韵律之间在相互调节着。“这也许正是人类感觉安全的源泉”。
生物的人由于自身的发展离自然越来越远,最终可能促使其从环境中孤立。而其自然属性又逼迫其必须吸收集体记忆中多样的特征,而这种幻化的记忆最终成为一种共同的“乡愁”。